2025年4月21日
一、昔日“鱼虾绝迹”,今日“白鹭天堂”
近日,厦门筼筜湖西堤潮汐广场上演了一幕自然奇观:成群白鹭在翻涌的潮水中展翅低飞、捕食鱼虾,溅起的浪花与鹭鸟的灵动身姿相映成趣,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赏。这一景象不仅成为厦门“城市绿肺”的生动注脚,更因亮相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,向世界讲述了中国生态治理的“鹭岛故事”。
二、生态治理的“筼筜样本”
筼筜湖的蝶变始于20世纪80年代。当时,因工业污染、污水直排,湖水一度发黑发臭,鱼虾绝迹,市民避之不及。1988年,厦门启动综合治理工程,累计投入约19.9亿元,关停搬迁数十家污染企业,建设污水处理设施,并通过立法保障生态红线。历经五期整治,筼筜湖从“臭水湖”蜕变为市中心湿地公园,水体透明度提升至1.5米以上,吸引88种鸟类栖息繁衍。
三、白鹭归来背后的“城市匠心”
作为厦门市鸟,白鹭的回归标志着生态系统的全面复苏。如今,每逢筼筜湖开闸纳潮,鱼群随潮水涌入湖区,白鹭集群觅食的场面成为常态。湖岸绿植环绕,三角梅与口袋公园星罗棋布,市民游客可近距离观赏“鱼鹭共舞”的和谐画面。此外,厦门通过“多规合一”划定生态保护红线,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,为生物多样性提供制度保障。
四、从“城市名片”到“世界窗口”
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内,筼筜湖以“从鱼虾绝迹到白鹭归来”为主题,通过数字化技术还原生态修复历程,展现中国“天人合一”的绿色发展理念。这一案例不仅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,也为全球城市生态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
结语
白鹭翩跹的筼筜湖,是厦门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缩影。从立法保护到全民参与,从生态修复到国际传播,这座海湾城市正以“高颜值”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