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,厦门这座海湾型城市以内外岛协同发展的新姿态,展现出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化都市形象。作为“跨岛发展”战略的实践样本,厦门内岛与外岛正通过生态治理、产业升级和交通互联,书写着“岛湾一体”的城市发展新篇章。
一、内岛:生态治理铸就“城市绿心”
厦门内岛(厦门岛)是城市核心区,也是生态治理的典范。曾经的筼筜湖因污染成为“臭水湖”,经过30余年持续治理,如今已蜕变为88种鸟类栖息的“城市绿肺”。通过立法保障和“多规合一”规划,厦门划定超千平方公里生态控制线,确保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。目前,内岛不仅拥有白鹭洲、环岛路等生态景观,更以“国家森林城市”“联合国人居奖”等荣誉彰显宜居品质。
二、外岛:产业转型激活“海湾经济”
外岛区域在“跨岛发展”战略指引下,从传统渔村向现代化产业新城转型。以海沧区贞庵村为例,这座古老渔村通过城中村改造,打造出融合闽南古厝与现代美学的“海韵休闲文旅村”,民宿入住率显著提升,热门房型“五一”预订已爆满。同时,外岛依托翔安大桥等跨海通道,布局高端制造业和海洋经济,如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等重大项目,推动“岛外大发展”。
三、交通互联:打破“孤岛”壁垒
厦门通过“五桥三地铁两隧道”构建“半小时生活圈”,极大促进内外岛资源流动。2023年通车的翔安大桥,以3年建设周期刷新桥梁工程纪录,成为联通岛内外产业与人口的“黄金通道”。地铁3号线、海沧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完善,进一步缩小了岛内外公共服务差距,推动人口与产业均衡分布。
四、未来展望:迈向“全域海湾型城市”
当前,厦门正以《加快建设高颜值厦门行动方案》为指引,深化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系统治理,推进海洋经济与文旅融合。内岛聚焦城市更新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,外岛则依托临港优势发展临空经济、邮轮产业,目标打造“国际综合交通枢纽”和“一带一路”物流节点。
结语
从“海岛型”到“海湾型”,厦门内岛与外岛的协同发展,不仅是空间格局的重构,更是生态、产业、人文的深度融合。这座“海在城中”的城市,正以跨岛发展的实践,为中国沿海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范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