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,厦门湖光大厦一处30层楼高的外挂逃生梯因酷似“太空滑梯”的设计引爆社交网络,吸引大批市民及游客围观打卡。这座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逃生设施,因近期物业刷新橙色防护漆,意外焕发“未来感”光彩,成为城市建筑美学与安全话题的焦点。
历史与翻红契机
该逃生梯为湖光大厦1983年建成时的原始设计,初衷是为紧急疏散提供辅助通道。其半圆形围栏和中空圆弧结构形成独特视觉语言,每层设有70厘米宽的开口,既可作为紧急抓握点,又允许光线穿透。物业人员潘先生表示,近期对逃生梯的维护粉刷使其外观焕然一新,橙色涂装强化了视觉冲击力,可能是网络热度飙升的主因。
设计解析与安全争议
尽管设计颇具艺术性,专业人士强调其无法替代规范逃生通道。建筑师魏伟指出,该梯采用垂直贯通孔洞设计,缺乏错位缓冲结构,存在直接坠落风险,且未配备防火隔墙、应急照明等消防标配,仅可作为正规疏散通道的补充。消防部门亦发布提醒,呼吁公众勿因猎奇攀爬,并制作视频演示正确逃生方法。
市民互动与网络效应
“住了半辈子没发现这么酷!”附近居民黄先生感叹。社交媒体上,逃生梯被赋予“贪吃蛇通道”“宇宙飞船滑梯”等创意昵称,年轻群体尤其热衷拍摄其螺旋透视效果。32楼住户王阿姨的孙子甚至幻想通过“滑梯”上学,而快递小哥笑称其造型比送单路线更“魔性”。建筑系学生组团写生,开发商亦开始探讨如何利用这一独特IP。
这座意外走红的老建筑,正以跨越时代的审美对话,引发公众对城市空间功能性与艺术性平衡的思考。正如设计师吴文煌所言:“它像一首凝固的科幻诗,但生命通道的安全底线不容妥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