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头条新闻>正文

2025年厦门鼓浪屿宰客乱象调查:灰色产业链遭重拳整治‌

时间:2018-06-07作者:厦门新闻网阅读:38分类:头条新闻

  导语‌

 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5A级景区,厦门鼓浪屿近年来因宰客乱象频发引发争议。记者调查发现,当地存在一条由出租车司机、旅行社、导游和商家串联的“宰客产业链”,从诱导消费到以次充好,游客体验屡遭诟病。面对舆论压力,厦门市已启动专项整治行动,力图重塑旅游“金字招牌”。

  宰客链条层层嵌套,游客步步踩坑‌

  出租车司机诱导购票‌

  在厦门轮渡码头,出租车司机以“线上购票限时”“官方渠道售罄”等话术,将游客引导至旅行社散客中心购买168元高价套票。实际上,官方船票仅需35元,且无时间限制。司机每拉客成功可获10-20元提成,部分旅行社通过虚标票价牟取暴利。

  导游强制消费,商品造假泛滥‌

11.png

  游客登岛后,导游以“景点讲解”为名,将团队带至私人商铺推销珍珠、茶叶等商品。记者暗访发现,标称“海水珍珠”的饰品实为廉价淡水珠,价差高达数倍;茶叶店则以“免费茶歇”诱导消费,游客直呼“被宰”。

  餐饮住宿乱象叠加‌

  部分餐饮店利用游客信息不对称,以次充好、虚抬价格。有游客反映,鼓浪屿餐饮价格普遍高于厦门市区,且存在食材质量问题。

  官方重拳整治,监管措施密集出台‌

  停业整顿与资质吊销‌

  厦门市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,责令5家涉事商家及2家旅行社停业整顿,注销违规出租车司机岗位服务证,暂扣涉事导游从业资格证。

  强化票务管理‌

  明确仅允许轮渡公司码头售票处及官方平台“屿见厦门”销售船票,严禁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代售,违者重罚。

  常态化巡查机制‌

  市场监管部门联合交通、文旅等单位,对码头、景区及周边商圈开展拉网式排查,重点打击虚假宣传、假冒伪劣等行为。

  游客声音:期待真诚服务回归‌

  尽管整改措施密集落地,仍有游客对鼓浪屿旅游体验持保留态度。一位2025年4月登岛的游客建议:“优先选择东渡码头至三丘田航线,避开西部冷门码头;岛上消费前先比价,警惕私人景点推销”。

  记者观察:景区口碑需多方共建‌

  鼓浪屿的宰客乱象暴露出监管滞后与利益链条顽疾。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,既需职能部门压实责任、创新监管手段,也依赖商家摒弃短视思维,以诚信经营赢得长远口碑。目前,厦门市已将鼓浪屿整治纳入旅游产业升级规划,后续成效仍有待观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