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1年10月,湖里一声开山炮响,掀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壮丽篇章。40余年后,一场穿越时光的CityWalk活动,让特区精神在春雨中焕发新生。4月25日下午,厦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系列活动第四期——“特区发祥地CityWalk”在湖里启程。市民与专家组成的参观团踏着春雨,循着历史足迹,走进老厂房、旧办公楼,感受特区从“2.5平方公里”到“高素质高颜值”的蝶变之路。
特区起点:从时光隧道到创新长廊
活动首站是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。这座始建于1983年的建筑,曾是特区管委会办公楼,如今以“大厦之门 敢拼会赢”为主题,用影像、档案和实物串联起特区发展脉络。副馆长徐翠红带领市民走进展厅,一幅幅画面重现了当年“开荒者”的豪情:邓小平题词的笔墨、首批外资企业的合同、特区初创时的沙盘模型……“从渔村到国际都市,每一步都刻着敢闯敢试的基因。”徐翠红感慨道。
市民卢进强抚今追昔:“25年前,我和妻子在湖里相遇,如今城市翻天覆地,日子也越来越红火。”馆外,见证特区巨变的“鹭江号”游艇静静停泊,舱内光影交错,鹭江两岸的今昔对比令人震撼。
旧厂新生:工业遗址变身文创地标
从机器轰鸣到文艺潮涌,参观团第二站来到联发华美空间文创园。这里的前身是厦门华美卷烟厂,曾以“骆驼牌”香烟闻名全国。如今,挑高12米的厂房化身时尚中心,工业风咖啡厅与两岸文创展馆相映成趣。市民黄安笛驻足锅炉咖啡厅感叹:“老烟厂的历史被镌刻在砖墙里,仿佛行走在时光长廊。”
隔街相望的联发东南天地文创园,则由东南铝业厂改造而成。保留着裸露钢架与水泥墙的厂房,摇身变为影视主题园区,吸引海内外剧组取景拍摄。“这里既是历史标本,也是创新试验场。”徐翠红介绍。
特区首航:第一家外资企业的转型之路
活动的终点站——印华1980创意园,承载着另一段传奇。1980年,侨商投资的印华地砖厂成为首家落户特区的外资企业,如今旧厂区蜕变为艺术地标。斑驳的地砖窑炉与先锋艺术展碰撞,工业遗迹与现代商业无缝融合。“历史价值与时代需求在这里统一。”徐翠红指着改造后的空间说。市民们纷纷赞叹,湖里以“修旧如旧”的理念,让老建筑在产城融合中重获新生。
特区启示:城市更新的“湖里样本”
这场CityWalk不仅是一次历史回溯,更是一场关于城市更新的深度对话。湖里老工业区通过旧建筑活化、产城融合与创意赋能,打造出集产业聚集、文旅体验于一体的创新园区,为特区转型升级提供了先锋样本。
作为厦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活动,本次CityWalk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专班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办。活动负责人表示:“保护历史不是封存记忆,而是让老建筑在时代脉搏中持续跳动。”
【CityWalk路线亮点】
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
地址:湖里区兴隆路23号
看点:邓小平题词原址、特区发展史料、“鹭江号”游艇光影展
联发华美空间文创园
地址:湖里区华昌路132号
亮点:工业风咖啡厅、两岸文创中心、挑高厂房摄影基地
联发东南天地文创园
地址:湖里区华昌路125号
特色:影视主题园区、裸露钢架工业美学
印华1980创意园
地址:湖里区悦华路2号
地标:地砖窑炉遗址、后现代艺术空间
记者手记
从“特区发祥地”到“城市艺术新地标”,湖里的每一步转身都印证着“敢拼会赢”的精神。当老厂房遇见新创意,当历史记忆碰撞未来想象,这座城市的生命力在传承与创新中生生不息。或许,这正是特区精神的当代注解:既要有破旧立新的勇气,更需守护根脉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