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本地聚焦>正文

探访厦门近代史迹: 土皇帝 叶定国与同字厝的百年风云‌

时间:2018-04-11作者:厦门新闻网阅读:38分类:本地聚焦

  2025年4月22日 厦门讯‌

  在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垵柄村,一座形如汉字“同”的闽南古厝——‌同字厝‌,近年因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成为文旅焦点。这座建筑承载着近代同安“土皇帝”叶定国的传奇故事,其独特的设计与历史背景吸引着游客与学者纷至沓来。

  一、建筑特色:闽南民居的“同”字密码

3.png

  同字厝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,由叶定国斥资打造,整体布局以“同”字为蓝本,从空中俯瞰呈现完整的汉字形态。建筑采用砖、木、石混合结构,主屋前落为硬山布瓦顶金字脊,面阔五间19.3米,后进为二层楼房,面阔九间32米,兼具闽南传统风格与近代建筑技艺。如今,修缮后的同字厝被改造为非遗工坊,展示书法、篆刻、传统乐器等手工艺,成为文化体验新地标。

  二、历史钩沉:叶定国的“土皇帝”生涯

  叶定国(?-1938年),早年以土匪身份横行漳州、泉州、厦门等地,后投靠军阀势力,成为割据同安的“土皇帝”。其势力巅峰期掌控地方武装,开设赌场、强占田地,甚至与政府军周旋。1938年,叶定国在家中吃粥时意外遭雷击身亡,终结其争议性的一生。

  三、文旅融合:古村活化中的历史记忆

  垵柄村依托同字厝打造乡村旅游,村口景观墙“望得到山,看得到水,记得住乡愁”成为宣传标语。周边配套的古窑公园保留了两座清代砖窑遗址,延续闽南红砖文化脉络。游客可在此感受山水田园与近代史迹交织的独特氛围。

  四、争议与反思:双重面孔的地方强人

  叶定国一生毁誉参半。一方面,他推动乡村防卫、参与护法运动;另一方面,其暴力敛财、鱼肉乡里的行径饱受诟病。同字厝作为其故居,既是建筑艺术瑰宝,亦是近代闽南社会动荡的缩影。

  结语‌

  从匪首到“土皇帝”,从私宅到文化地标,同字厝的百年变迁映射着厦门近代史的复杂肌理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,如何平衡历史记忆与当代价值,仍是这座“同”字古厝留给今人的思考。

  (本文基于公开历史资料采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