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1日12时整,随着厦门湾海域最后一艘渔船缓缓靠岸,这座滨海城市正式开启为期三个半月的海洋伏季休渔期。根据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最新公告,此次休渔制度将全面覆盖大嶝岛以南至九龙江入海口的326平方公里管辖海域,涉及在册登记的1723艘各类渔船。
在翔安区琼头渔港,渔民老张正将刚返港的渔船缆绳系紧:"这次政府补偿政策到位,每艘船每天补助800元,还配发了防风锚链。"市海洋发展局工作人员穿梭在码头间,逐船核查定位装置安装情况。执法支队同步启动"护渔2025"专项行动,通过海岸雷达站、无人机巡航和北斗卫星定位构建立体监控网络,重点打击偷捕行为。
为帮助渔民平稳过渡,市海洋发展局联合人社局推出"蓝海学堂"培训计划。在同安湾培训基地,水产养殖专家正在指导渔民进行鲍鱼苗种培育实训,另有300名船老大报名参加休闲渔业运营资格证考试。转型示范项目"鹭岛渔家乐"已吸纳42户渔民家庭参与,改造传统渔船为观光渔排,配套开发海钓、海鲜烹饪体验等特色项目。
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,自2020年实施伏季休渔以来,厦门湾幼鱼资源量年均增长12%,今年春季调查中,鳀鱼、马鲛等经济鱼类幼体占比达到38.6%,较五年前提升近30个百分点。同时,全市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单一捕捞时期的3.2万元,增至去年的5.8万元,其中60%来自休闲渔业、冷链物流等新兴产业。
市海洋发展局局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:"我们将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,计划投资2.3亿元建设人工鱼礁群,并划定12处海洋牧场示范区。"目前已完成186名转产渔民的再就业对接,包括深海养殖设备操作、海洋环境监测等新型职业岗位。